2005青春影展「養生主」演講心得

反主為客-反思性環境治理

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吳煒倫

  前言

「大自然是有價之寶」這個觀念,對於許多的環保人士而言可能是一種謬論,但如果以客觀一點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就不難發現支持這個觀念的論點:

 (1)大自然的有形資產:如獸皮、象牙、木材、礦物等,都具有其商業價值,有其市場價格,這些產品的貨幣價值通常列入國民所得的生物類資產,如木材為印尼賺取外匯的第二大資產。

 (2)大自然的無形資產:如陽光、空氣、土壤等我們常視為理所當然的資源,以生產「一粒米」為例,我們常考慮的成本為灌溉成本、人工成本、肥料成本等,但若沒有大自然提供的新鮮空氣、溫暖的陽光,這一粒米應該就無法成長了吧!

資源有限,環境有價的觀念並不是勢利的為大自然的每項事物訂出「合理」的價格,而是謙卑的以「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來感念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典,同時也對於某些必要生產活動而對大自然所產生的衝擊作出適當的補償及回饋,更要提醒這塊土地上的人類摒棄近視短利的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繁榮和滿足個人的私慾,因為我們所耗費的是屬於全人類及子孫的「公共財」!

 內容摘要

 1. 環境議題的特性

 (1).資源共有:如山脈、海洋、星星等自然景色不屬於任何一人,為人類共有。

 (2).具國際性:如德國在萊茵河傾倒的廢水,會流到荷蘭海邊;美國核電廠排放的氣體可能使得加拿大的樹木枯萎。

 (3).環境及資源具「不可逆」性質:如石化資源用完就沒了,臭氧層的破洞並不會自行修復等。

 (4).具未知性:如氣溫驟變、雷擊、豪雨等可能會發生的自然災害,尚無法準確的預知。

 (5).科學辯證困難:如在70年代早期普遍認為「環境」問題造成80﹪至90﹪的癌症病例,但至今證實,僅2﹪的病例顯示與環境有關,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會有不同的解讀出現。

 2. 使用者付費的環境消費觀

舉能源的消耗為例,現今的能源價格無法反映出消耗能源的環境成本:如汽車駕駛,其負擔的成本(保險、燃料等)為整體成本的2/3,而其餘1/3的成本(包括空氣污染、交通阻塞、全球溫度上升)等外部成本卻由無力購車的人所共同承擔,必須將這些因素綜合考量,納入開車的成本中,減少汽車的使用量、降低能源的消耗。

 3. 錯誤的農業補貼政策

富裕國家平均每年花費十億美元作為農業補貼,使得補貼與價格保障成為農地價格的一部份,購買農地等於購買補貼的權利,為了取得農地於是填平沼澤、焚燒林地,變相的鼓勵農地擴張而減少森林面積及侵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個人評析 結論

 一.建立環境管理新思維

 (一).重建與環境的倫理觀

藉由環境倫理的建立,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珍惜並感恩的使用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敬畏自然,「敬天」而不要「勝天」。

 (二).提倡環境管理的永續觀

對於環境的保護、災害的防治需要考慮的面向很多,因此必須配合長時間的規劃及實施,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效,若過度的要求「績效」而將環境問題簡單化,短線的操作環境議題將只是治標的作為,因此在課程中將倡環以永續的觀點來與環境「共生」而非以「整治」的觀點來思考及處理環境議題。 (三).重新定義與環境的主客觀 即「反主為客」的新思維,根絕長久以來將人類視為天地間主宰者的自我思想,將人類視為大自然的產兒,謙虛的將大自然視為主人,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

 二.環境管理與經濟

 (一).使用環境者付費

相較於以往的污染者付費原則(polluter pays principle)與污染者解決原則(polluter solves principle),要求落實「使用」環境者付費,將日常生活所耗費的成本加上對環境造成的損害計算,加強民眾珍惜自然資源的觀念。

「大自然是有價之寶」這個將自然資源量化的觀念,對於許多的環保人士而言可能是一種謬論,但如果以客觀一點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就不難發現支持這個觀念的論點:

 1.大自然的有形資產:如獸皮、象牙、木材、礦物等,都具有其商業價值,有其市場價格,這些產品的貨幣價值通常列入國民所得的生物類資產,如木材為印尼賺取外匯的第二大資產。

 2. 大自然的無形資產:如陽光、空氣、土壤等我們常視為理所當然的資源,以生產「一粒米」為例,我們常考慮的成本為灌溉成本、人工成本、肥料成本等,但若沒有大自然提供的新鮮空氣、溫暖的陽光,這一粒米應該就無法成長了吧!

(1)使用者付費的環境消費觀

舉能源的消耗為例,現今的能源價格無法反映出消耗能源的環境成本:如汽車駕駛,其負擔的成本(保險、燃料等)為整體成本的2/3,而其餘1/3的成本(包括空氣污染、交通阻塞、全球溫度上升)等外部成本卻由無力購車的人所共同承擔,必須將這些因素綜合考量,納入開車的成本中,減少汽車的使用量、降低能源的消耗。

 (二).宏觀的衡量環境保護的成本與效益

並不是要將環境保護的工作以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而是要以一個較為宏觀的角度來思考環保議題,以搶救瀕臨絕種的動物為例:地球上現在有超過1000種動物瀕臨絕種,需要復育的物種定義為何?數量稀少的櫻花鉤吻鮭需進行保護,那更加危急的牙買加巨人草蜥呢?或許可將其視為另一種「物競天擇」,再者,如果保護一隻瀕臨絕種的動物其花費的費用可建一家醫治疾病的診所,或是可購買一位難民一個月的糧食,其中的成本與效益實在有其值得探討的空間。 資源有限,環境有價的觀念並不是勢利的為大自然的每項事物訂出「合理」的價格,而是謙卑的以「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來感念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典,同時也對於某些必要生產活動而對大自然所產生的衝擊作出適當的補償及回饋,更要提醒這塊土地上的人類摒棄近視短利的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繁榮和滿足個人的私慾,因為我們所耗費的是屬於全人類及子孫的「公共財」!

 三.對現行環境政策的建議

 (一).對於資源的保護,錯誤的政策比放任不管傷害大

以禁止象牙交易為例,根據倫敦環境經濟中心(Lond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enter ,LEEC)的研究指出,禁止象牙進口反而加速象群消失的速度,原因如下:

 (1).政府無法賺取金錢以弭補位保育付出的成本,降低保育的意願及成效。

 (2).以往合法購買象牙的人,轉往檯面下進行交易,使得黑市的價格飆漲,因而抬高了盜獵的利潤,變相的增加盜獵者的意願。

 (二).保護不等於禁止-宏觀的環境保護政策

 1.關於我國林業政策

除了檜木、杉木等較為長壽的樹木外,事實上森林有其獨特的循環代謝系統,也就是部分樹種就算不去砍伐、沒有蟲害一樣會死亡,成為森林中的有機物質,作為上百成千新生代植物絕佳的天然苗圃或是或是野生動物理想的庇護所,過度的禁伐將會衍生以下問題:

 (1).森林火災:過度生長而未砍伐的矮樹叢和樹木可能成為火災的導火線,將小火助燃成大火,進而造成了難以撲滅的森林火災,在美國西部幾個州發生過災難性的森林火災,就燒毀了四百多萬公頃的森林。

 (2).資源的浪費:森林約佔全球陸地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台灣本島森林面積亦佔全島土地的58.5﹪,但卻進口了90以上的木材,然而並非所有的木材都不能砍伐,任其死亡是否也是另一種浪費?以地球村的觀點來看,放棄可用的建材而從國外進口建材,是否也可視為另一種程度的濫墾呢?

 2.以動態的生態園區取代靜態的保護觀念

單純的以「生態保留區」的觀念進行保護,除了能夠保留「原狀」外並無其他實際助益,如果能將其轉化為動態的生態園區,不但能增加收益,更能維持保育的經費及當地居民的生計,以哥斯大黎加為例,靠著自然觀光資源就賺進了一億四千萬美元;安波塞利(Amboseli)國家公園中,每頭獅子對遊客的吸引力每年約值四十美元。在高雄地區的左營洲仔溼地公園為一良好典範,其定位在營造人與野生動物共同生存的空間,目前已成功的培育了多種水生植物,棲息的侯鳥也漸漸增加。

 (三).增加民眾對於環境議題的參與平台

民眾對於環境政策的參與長期扮演著接收者何非提供者的角色,長期以來以參與環境議題的末端作業,且已環境污染的賠償抗爭為主,鮮少民眾能參與環境政策的提出、規劃與制定作業,造成了環境法律的「執行」面與「落實」的落差,因為環境保護的議題若僅以法令的規範來限制是不夠的,需將其落實於民眾心中,使其成為一種「習慣」,必須從根本的培養具有環境意識的民眾,促使民眾對於環境議題的參與,進而透過參與的過程,對於環境議題化被動為主動,才能將環保的理念深植於民眾心中。

 四.重新檢視我國的環境補貼政策

 (一).補貼政策的負面影響-pay and pollute

重新思考我國污染補貼政策,查德.道森和詹姆士.羅賓遜所提出的「承受力理論」可說明這個現象,這個理論認為:在各種因果連繫中,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承受力),其他問題會造成較大的反響,會成為政治性問題。這個理論套用在台灣的環保問題上更是屢次獲的映證,當相關建設進行時,常可看到當地的民眾進行抗爭,若規模夠大,則會演變成政治事件,出現民代「力挺」的現象(如台中港地區反對拜耳化工廠),要求進行補貼,造成「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的情況發生,對於製造污染的廠商,更可能產生花錢變更可能產生「花錢便可污染」(pay and pollute)的負面疑慮。

 (二).重新思考農業補貼政策

富裕國家平均每年花費十億美元作為農業補貼,使得補貼與價格保障成為農地價格的一部份,購買農地等於購買補貼的權利,為了取得農地於是填平沼澤、焚燒林地,變相的鼓勵農地擴張而減少森林面積及侵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1. 以禁止象牙交易為例,根據倫敦環境經濟中心(Lond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enter ,LEEC)的研究指出,禁止象牙進口反而加速象群消失的速度,原因如下:

 (1).政府無法賺取金錢以弭補位保育付出的成本,降低保育的意願及成效。

 (2).以往合法購買象牙的人,轉往檯面下進行交易,使得黑市的價格飆漲,因而抬高了盜獵的利潤,變相的增加盜獵者的意願。

2. 以動態的生態園區取代靜態的保護觀念

單純的以「生態保留區」的觀念進行保護,除了能夠保留「原狀」外並無其他實際助益,如果能將其轉化為動態的生態園區,不但能增加收益,更能維持保育的經費及當地居民的生計,以哥斯大黎加為例,靠著自然觀光資源就賺進了一億四千萬美元;安波塞利(Amboseli)國家公園中,每頭獅子對遊客的吸引力每年約值四十美元。

3. 宏觀的衡量環境保護的成本與效益

並不是要將環境保護的工作以經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而是要以一個較為宏觀的角度來思考環保議題,以搶救瀕臨絕種的動物為例:地球上現在有超過1000種動物瀕臨絕種,需要復育的物種定義為何?數量稀少的櫻花鉤吻鮭需進行保護,那更加危急的牙買加巨人草蜥呢?或許可將其視為另一種「物競天擇」,再者,如果保護一隻瀕臨絕種的動物其花費的費用可建一家醫治疾病的診所,或是可購買一位難民一個月的糧食,其中的成本與效益實在有其值得探討的空間。

 4. 林業政策的迷思

除了檜木、杉木等較為長壽的樹木外,事實上森林有其獨特的循環代謝系統,也就是部分樹種就算不去砍伐、沒有蟲害一樣會死亡,成為森林中的有機物質,作為上百成千新生代植物絕佳的天然苗圃或是或是野生動物理想的庇護所,過度的禁伐將會衍生以下問題:

 (1).森林火災:過度生長而未砍伐的矮樹叢和樹木可能成為火災的導火線,將小火助燃成大火,進而造成了難以撲滅的森林火災,在美國西部幾個州發生過災難性的森林火災,就燒毀了四百多萬公頃的森林。

 (2).資源的浪費:森林約佔全球陸地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台灣本島森林面積亦佔全島土地的58.5﹪,但卻進口了90以上的木材,然而並非所有的木材都不能砍伐,任其死亡是否也是另一種浪費?以地球村的觀點來看,放棄可用的建材而從國外進口建材,是否也可視為另一種程度的濫墾呢?

5. 污染補貼的迷思

查德.道森和詹姆士.羅賓遜所提出的「承受力理論」可說明這個現象,這個理論認為:在各種因果連繫中,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承受力),其他問題會造成較大的反響,會成為政治性問題。這個理論套用在台灣的環保問題上更是屢次獲的映證,當相關建設進行時,常可看到當地的民眾進行抗爭,若規模夠大,則會演變成政治事件,出現民代「力挺」的現象,要求進行補貼,造成「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