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青春影展「跳舞時代」演講心得


政治法律學系 陳嘉儀


一、 導演專訪

了解跳舞時代這部片子是從留聲機開始的,那個時候的第一位歌手是”純純”,跳舞時代這首歌是鄧雨賢先生作曲,陳君玉先生作詞,據說純純與陳君玉擁有著若即若離的愛情關係,但應該說是陳君玉對純純的一片癡情。而這部片子也讓老人家過去被忽略而不被重視的心情得以釋放。84歲的愛愛阿嬤,對描述的影像感,還有大團隊的支持與合作,才有今天這部片子的產生。

二、 跳舞時代(上)(下)

1933年,當台灣還是處於被日本殖民統治的時期,我們以為那個時代只有悲情,但是其實還有它的文化,還擁有著另一股風情,而跳舞時代這首歌更代表了那是個自由戀愛、維新的世界,那個年代的學生收集流行歌,中產階級大多是外國古典音樂,而鄉下大部分是歌仔戲與劇曲;1912年的革命歌,代表著時代的變化;在那個年代歌仔戲蓬勃,阿娘仔應該是個比較有氣質的角色,但卻加入了一些花俏的話語,竟被知識分子批評歌仔戲表情猥褻、歌調淫蕩。而看到作曲著郭芝苑那樣的充滿著文人氣息的彈琴,甚至說著標準的英文,在那個年代留學是股風潮,他也是第一批出國留學的人,學習外國的民族性而回國發揚台灣音樂。
那是個失去參與政治權利,但是文化進步的年代,那是個「黑貓」「黑狗」時髦男女的年代,日本歌曲改編成台語流行歌,美國流行的狐步舞曲,紐約流行的搖擺步,西方社交舞,都在那個年代蓬勃發展,你會看到70年前的年代,比較現在還要”毛斷”,而新女性主義的興起,更讓戲劇多了很多私奔的戲碼;新女性的心聲是:「戀愛無分階級,只要真情。」

三、 感想

主任提出了哪個時代才是文明?是我們這個時代還是那個70年前的年代?
我的感覺是,每個時代的流行不同,現在只是流行復古而已,並不能說那個時代比這個世代”毛斷”,而是他們的流行尚未出現過,所以大家覺得新奇而已,現在我們只是把以前流行過的再拿出來加上創意與巧思,就變成了現代的流行。
而後主任又說,哪個地方是文化沙漠?那些紀錄片裡面有名的人,有些人來自很俗的鄉下,所以鄉下不一定是文化沙漠,有人說高雄也是文化沙漠?我覺得是因為,楠梓是個接近高雄縣的地方,所以大家以為高雄是個偏僻的地方,但在我看來,高雄文化中心也常常表演一些與台北演藝廳一樣的高級戲碼,同學有興趣的還是會大家相約去看、去聽;所以那些說高雄是文化沙漠的人應該是沒有好好了解過自己所待的地方吧?!而對我來說,總覺得那些文人雅士是會住在僻靜的鄉下的,所以自然而然覺得他們來自偏僻的鄉下,反而可以有著對這個小島的關懷,反而會比都市小孩了解這塊土地,也會擁有著更加深厚的情感。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覺得生活在70年前的時代,雖然比現在保守了一點,但是資訊不那麼發達的年代,反而會比現在混亂的社會來的祥和,讓我覺得想要留在那個年代,不要回到現代,是因為對現在社會的亂象有股逃避的感覺吧?!人與人之間因為沒有好好的溝通,藉由可以發洩的管道宣洩自己的心情,於是多了好多社會頭版新聞,在我看來,那個單純的年代,雖然大家想要快點學習西方的洋化,但是擁有著傳統的矜持與相當程度的保守,是很令人嚮往的。留聲機也比現在的隨身聽隨身碟來的環保的多了,雖然體積沒有辦法縮小,可是用手轉動,放上唱片就能播出音樂,這很環保,比起現在要常常丟棄電池,會讓我覺得地球越來越岌岌可危了,所以我喜歡那個以前的年代,喜歡淳樸而平凡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