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組織基礎班研習心得

作者:劉思吟

  今年暑假很榮幸參加中國圖書館學會舉辦的訓練課程-資訊組織基礎班,資訊組織的意義是:組織任何資訊紀錄或資訊物件,為之建立替代性紀錄,以利使用者查詢、辨識、選擇及獲取。其課程內容包含了編目作業實務、中國編目規則、中文編目及實作、中文分類及實作、主題分析-標題、中文編目資源應用、編目自動化等。 

  第一天上午的課程是--編目作業實務,由國家圖書館編目組吳英美組長授課,其內容大綱介紹了資訊組織的內涵、圖書館的編目作業流程、編目參考工具、國家圖館編目業務的現況等。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幫大家作心理建設,以避免選擇上這門課的學生因聽不懂課程內容而挫折感太大,每堂重要課程要開始上之前還會再跟大家精神喊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編目是高度勞力密集的家庭代工業,其中還包含經驗的累積及下苦心。」真是形容得貼切極了。她說:「在國家圖書館的編目人才需培育三年以上且是本科系畢業的才能獨立作業。」 所以,想成為能獨立作業的編目人,不是速成就能達到的,尤其國家圖書館內的編目人員因為工作量大,常常是從一早進辦公室開始進行編目後就不知不覺坐到天黑下班,還會犯神經質認為前一筆沒編好,所以,坐不住的人千萬不要來從事編目工作,可見編目人員的辛苦。她還下了結語:資訊組織是圖書館營運的靈魂, 其工程浩大,成效卻是細水長流,何況編目講求的是一種團隊精神,所以,資訊組織的工作人員都是「非常人」呢!

  

                    1 上課情況

  下午的課程--中國編目規則,由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採錄組曾秋香主任負責,她說明了中國編目規則的歷史發展與組成結構、書目著錄(八大項、分析著錄、檢索款目的選擇、標目與參照。其實,中國編目規則是有歷史演進的 由最初民國18年的中文圖書編目條例草案,經過後來的人不斷的發表、增修,才漸漸成就現在的中國編目規則第三版,所以,編目規則並不是一開始就已經定好的,而且未來還會再增修,故編目館員也要留意新增加及修改的部份。

   圖書館內的圖書資源類型有很多種,包括:圖書、連續性資源、善本圖書、地圖資料、樂譜、錄音資料、電影片及錄影資料、靜畫資料、立體資料、拓片、微縮資料、電子資源等;其著錄項目有八大項:題名及著者敘述項;版本項;資料特殊細節項;出版項;稽核項;集叢項;附註項;標準號碼及其他必要記載項。在此針對八大項稍作解釋:題名及著者敘述項之指定著錄來源是書名頁與版權頁;版本項則包括版本敘述與相關版本著者的職責敘述;資料特殊細節項僅適用於連續性資源、地圖資料、樂譜及電子資源四種類型的資料,圖書不需著錄如:期刊的第一卷第一期就著錄於此項;出版項是敘述有關作品出版的資料,包含出版地、出版者及出版年三個細項;稽核項記載作品外部形體特徵之數量、高廣尺寸及附件等,以及作品內部形體特徵之圖表等; 集叢項包含叢書名及叢書號;凡解說未能詳盡的資料,均可在附註項說明,作為補充或作為檢索款目,可取自作品本身或其他來源;標準號碼包括:國際標準書號(ISBN)、國際標準叢刊號(ISSN),其他必要記載項是著錄獲得方式、裝訂及其他區別字樣。其實編目規則之發展目標是讓編目館員容易使用,還可以應用於線上及網路環境,提供所有資料類型的有效書目控制,並能相容於其他資源描述及檢索標準、國際標準化等,故圖書館館員應該要一面調整、修正編目規則以適應未來的社會,而不是悲觀的認為圖書館會被淘汰。 

  接下來是星期二的重頭戲上場了--中文編目及實作,由國家圖館編目組研究助理員任永楨老師解說,課程大綱是編目概論、記述編目、中國機讀編目格式、著錄項目、著錄法等。編目的意義是就資料的型體及內容特性,按照一定的規範記載下來,以便讀者認識、辨別所需的資料,例如:編目一本圖書,其資料的形體及內容特性就是題名(書名、平裝或精裝、高廣尺寸等以及屬於哪一學科分類等皆屬之。 

  圖書館分類編目的最主要目的在於提供有效的書目檢索,讓使用者經由公用目錄查詢到個人所需要的資料;而目錄的編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範才能保持其一致性,以幫助查詢。在中國機讀編目格式的部分老師特別花了一些時間作各種的名詞解釋,並就中國編目規則八大項的著錄方法,輔以中國機讀編目格式第三版為依據,將兩者之條文號碼及欄位號碼作說明。「機讀編目格式」是電腦系統可以閱讀及處理編目紀錄的格式,簡稱MARC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ing Format),簡單的說就是機器可讀的格式,故「中國機讀編目格式」訂定的目的就是為了便於電腦處理中文及其他語文之書目資料藉以達成資訊交換及分享之要求。以下就將前面所提到的八大項其中之一題名及著者敘述項,來說明其欄位號碼所在:

)題名的著錄內容就包括:正題名、卷數、並列題名、副題名等;

   正題名:(規則* . 1 . 1)機讀欄位是200,分欄a

   並列題名:(規則* . 1 . 3)機讀欄位是200,分欄d

   副題名: 規則* . 1 . 4)機讀欄位是200,分欄

)著者敘述部分包括:著者名稱及著作方式。

   著者敘述:(規則* . 1 . 5)機讀欄位是200,分欄f

  再來的實作課,老師發了幾個例題,讓大家練習之後再解答,以加強對機讀欄位的印象,這一堂課讓我知道編目是怎麼產生的,老師還一直強調知道怎麼編目就好,不需要要求自己一整天的上課之後就學會編目,也將大家的挫折感降到最低。

      

                2 淡江大學圖書館採編組 鄭美朱主任

   星期三的課--「中文分類及實作」,是另外一場重頭戲,由淡江大學圖書館採編組鄭美珠主任授課,此時,吳英美主任上台幽默地說:「 上一堂課的中文編目結束,臉上會出現三條線,那麼今天的中文分類上完之後還會再加三條線     = =|||。」逗得大家對於這堂課的畏懼感降低不少。圖書分類將內容性質相同的圖書集中一處,將相關的圖書作最接近的排列,以便找尋使用。其實中文分類學的就是怎麼給索書號(分類號、著者號、部次版次號),索書號就如同一個人的地址,想找某人只要找到地址即可找到人;想找某書只要有索書號就可以找到該書了。

  中國圖書分類法將知識作十種主要類別,以下便是分類時應該知道的:(0)總類;(1)哲學類;(2)宗教類;(3)自然科學類;(4)應用科學類;(5)社會科學類; (6)-(7)史地類;(8)語言文學類;(9)藝術類;其特色是每一大類下,再分十個次類,層累制愈分愈細,一方面可表示類目間的依存關係,同時類表也可便於伸縮,增添新的圖書。各圖書館可以依照其性質及館藏多少決定分類的粗細。

  「主題分析」是由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所長張慧銖老師上課, 主題分析的意義是:辨識某作品所含知識內容的過程,以數字符號如分類系統和語言詞彙標題或索引詞二種方式呈現在目錄書目或索引中。給分類號和標題都是屬於主題分析的部分。編目員雖然是位在圖書館默默編目的一群,但不可閉門造車,仍應該站在讀者的角度和立場,去作主題分析,也就是以讀者的需求作為設計檢索系統與主題分析工具的依據。   

    

             3 台大圖館採訪組 梁君卿主任

  「中文編目資源應用」 由台大圖書館採訪組梁君卿主任主講,她說:「書目資源的取得及利用,需要了解本館分編作業所需的資源、了解本館書目資料格式、館外書目資源的格式、取得書目資源的方式(如:本館Z39.50查詢轉錄書目紀錄,及獲取資源的後續處理等。 

  資源分享的主要目標是:一館編目,多館分享;降低編目成本;加速回溯及待編書的處理;解決全才編目員難求的問題;促進書目資訊一致性;促使編目工具修訂更趨完善;移轉人力於書目加值服務等。 

    

      4 澳大利亞商美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業務經理駱英豐

  星期五的「編目自動化」是最後一堂課,由澳大利亞商美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業務經理駱英豐老師主講,老師授課的方式完全不同其他老師,上課皆以問與答方式讓大家去思考,並能夠將想法與老師分享,比如:讀者與館員對編目的認知是什麼?通常讀者眼中的編目可能是難懂的數字、數字呈現奇怪的排序、找書的位置;而在館員眼裡,編目是消化掉桌上和書車上堆起來的小山,而且是根據規則整理圖書資料等。在圖書館編目自動化中電腦和網路等硬體就是工具, MARCDublin Core等只是資料格式,圖書館員要思考如何讓自動化使圖書館變的更好,不論是考慮圖書館面臨的內外環境和需求、檢討現有系統的角度,並能重新在宇宙裡,找到自己的定位。上過駱老師的課都會覺得編目館員好像身負重責大任似的,整個精神都會被激勵了起來。   

  這次的研習課,讓我對於分類編目這一門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於現在工作上的編目也有幫助,因為能更瞭解怎麼利用編目工具書,畢竟,分類編目一但時間太久沒碰就會忘記很多細節,每位授課的老師也都很盡心,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準備好的課程教給大家,要不是考慮到有學員要趕飛機,最後一堂課的駱老師還差點要延後一小時下課呢!

  參與這次的研習也很感謝本館給予機會,我才能順利全程參與,整場研習課讓我將資訊組織的印象加深了起來,更讓我體會到編目館員的辛苦,他們是圖書館內一群默默的無名英雄,書車上永遠有編不完的書,當有購書經費時就先買進成千上萬的書,編目的工作再一筆一筆慢慢編,故書車上的書消化掉一部分後,還會再陸續堆積起新書來,更何況再加上採訪、盤點、圖書加工、贈書處理等工作,編目員的辛苦可想而知,更見其在圖書館的重要性。不過,編目館員在館內由於不常接觸到讀者,我想如果在圖書館內服務,不想每天被讀者荼毒、甚至羞辱等,可以考慮加入每天與書為伍的編目英雄行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