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老人照護工作,打造老人幸福國度

蔡佶縉

 

  何謂「老人」?我國老人福利法第一章總則第二條明確指出:「係指年滿六十五歲以上的人稱為老人。」係依據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統計調查結果顯示,臺閩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截至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月底止已有二百二十餘萬人,早已達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所定義老年人口比率為百分之七的高齡化社會。因此,本文謹籲請國內各級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當應持之以恆重視有著人口老化(aging of population)的社會變遷趨勢而對醫療照護、終身教育、經濟安全、福利政策等老人問題所造成深遠的影響。 

  為響應促進廣大老年人的健康照護、社區經營、教育參與、服務管理,同時仰賴於個人、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四方面的協力合作,相信這四方面肯積極推動之下,方能克竟其功,使年長者能在有生之年更有正面的永續發展,以維護老人基本人權,但晚年生活要如何規劃得具有意義、快樂成功、滿足需求、高齡人力資源如何確保運用得當?正所謂解鈴人還需繫鈴人。長久以來,受於中國儒家家庭倫理的薰陶,以及現代臺灣家庭結構發生明顯巨大變化。在叢林社會中,若彼此還只一昧地講求現實利害關係,不少民眾不懂得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之傳統美德,那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愛精神,如過往雲煙一般的話,更遑論要喚起大家對高齡族群(aging boomers)的關懷、辦理老人長期照護及關心老人各項福祉,尤其是在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裡頭,洗滌內心的塵垢污染更顯重要,絕對不能坐視弱勢老人成為被遺棄的一群。 

  人類出現在這個地球的演化過程裡頭,跟隨所處環境及成長階段的不斷改變,為了生存活命和持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以有限的資源獲得,作最有效率的運用,其最終目的乃於滿足人類之真正需求與目標。無論人類社會能有怎樣的需求產生或滿足,固有生理方面,也想當然爾有心理方面,同樣關聯到物質生活,亦關聯到精神生活。眾生萬物倘若想在宇宙世間上悉心鑽營求得生存,回歸到最初始的刺激無疑是物質生活,慢慢對外在物質生活感到滿意以後,精神生活進一步的內在需要,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出來。進入廿一世紀以來,臺灣地區各生活領域仍然籠罩在改革運動的氛圍當中,產業內在與外在環境其實已發生結構性的轉變,然由於轉變為結構性的,在時間與空間不停流轉下,會讓沉寂許久及其相關問題陸陸續續暴露而出,如此看來欲根本解決問題,突破泥淖,實令人傷腦筋。雖是如此,我國多年在科技科學、國民經濟、綜合國力等各方面蓬勃發展與昌明進步的情形,可以說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多數人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迅猛的提昇,情感、照護和精神需要的事物更是起著不可忽略的推進作用。 

  伴隨日常生活節奏加快、學校教育多元發展、現代科技進步發達、SARS肆虐長達數月,對個人、家庭、社會乃至國家民族,雖然已造成相當程度的壓力、負擔、衝擊以及複雜性,但仍要面對廿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重重困難與嚴峻挑戰。有鑒於一般社會民眾的日常作息以工作為重,不管我們在世間上的職業或工作是什麼,對大部份的人來說,可不只是輪值三班、朝九晚五或早出晚歸為的領薪水過日子罷了,卻更是平時生活的快樂泉源及安身立命的核心價值。其實各行各業都一樣,有其專業性、挑戰性、體驗性,自有它現實存在的道理,要在強大的壓力與夾縫中圖生存,出頭天,只要就業態度正確、抓到做事要領、發揮角色功能、堅守工作崗位等,故能危而不亡。西奧:「一個人每笑一次,便增加一點兒生氣。」生活在這個新的世紀,每一個人都想要有幸福美滿、健康快樂的人生,而人生整個的過程都是由生命著手進行,如何用笑容來滋潤生命,除深切體悟到個人的成長學習是無止境,應當嘗試學習與自己內心對話,隨時關照自己的內心世界,方能經營並昇華自己的內在美,相信老人幸福國度將得以延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