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院

連結到組織架構 連結到發展特色 連結到現況與目標 連結到未來展望

人文社會科學院位置(H1-207室)

        人文社會科學院學院綠建築特色

人文社會科學院位置圖(點選連結下載放大)

人文社會科學院學院綠建築特色(點選連結下載放大)

人文社會科學院建築獲內政部綠建築標章,綠建築等級:黃金級,符合指標項目計有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汙水垃圾改善9項 。

人文社會科學院學生基本素養

 人文社會科學院學生核心能力

人文社會科學院學生基本素養(點選連結下載放大)

人文社會科學院學生核心能力(點選連結下載放大)

組織架構

 top

設置中...  

 

發展特色

 top

人文社會科學院風景圖1

  為了統合本校人文社會方面之教學研究及服務資源,提升全校人文社會教育水準,進而在南臺灣建立起具人文藝術導向發展之社會,本校於2002年6月開始著手籌設人文社會科學院,並於2004年5月獲教育部核准設立。「西洋語文學系」於2000年成立,是本院最早成立的學系,該系除了傳統的文學、語言學課程,也紮實訓練學生對外語之基本能力及實務應用,可以說結合一般大學外文系及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之優點,為中南部地區唯一結合雙體系特色之學系。2001年成立「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為 臺灣唯一整合運動、健康、保健以及休閒與觀光之學系,彌補個別學系之分化窠臼,具時代性及前瞻性(此外,因應教學需要,2004年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增設二年制在職專班,碩士班於2007年開始招生)。

  2018年更名為「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的原名為民族藝術學系,創立於2002年,隸屬於人文社會學院。為因應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趨勢,於2006年更名轉型為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以傳統工藝為底藴,培育符合時代及社會所需之創意設計人才。至2012年為符合教育部對高等教育之「專任師資數」、「生師比值」的相關規定,與原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合併為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所),整合教學資源,以提升辦學績效。歷經數年的合併,大學部的創意設計組與建築設計組在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未來出路各有堅持與理想,創意設計組的教學除兼顧理論性的整合,著重於課程的務實性,強調「設計」、「動手做」的實務操作,培養工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位設計與影像設計的人才。於2018年創意設計組以「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之名重新出發,調整課程與教學目標,為因應少子化的現況趨勢,將著重大學部之教學,並於內部分模組為創意設計模組與工藝設計模組。2008年開始招生之「東亞語文學系」乃以區域主要國家語文教學方式,進行東亞區域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等課題之整合研究,未來將成為臺灣中南部別具特色之學系。另為留住及發掘更多優秀體育人才,於2012年成立「運動競技學系」,提供在地高中、職之球員學生可兼顧升學與運動表現再精進的管道。2018年獨立的「建築學系」主要的著眼點在於,均衡台灣南北地區建築與都市學門的教育資源,以及為南部地區縣市未來的都市發展建設奠定基礎。同時,也將更進一步支持政府新南向政策,打造南部地區在國際上南進的建築及都市建設人才的培訓基地。高大建築學系的前身原為該校於2002年成立的「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之後在2012年配合學校組織調整,成立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建築組),設有大學部,以及研究所的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歷年校友累計,已近600人之譜。奉核獨立後的建築學系,將訂於2018年正式開始招生,預計每年招收大學部40人,研究所碩士班15人,碩士在職專班17人。

      此外本院為建構跨領域研究平台,於2011年成立「人文科技研究中心」,藉以整合本院教師不同領域之專長及研究,以提升本院整體學術研發及教學能量另為了協助學生未來就業及職涯學習、幫助國人更了解越南文化,重新認識新住民,改變國人對新住民的刻板印象、幫助新住民融入臺灣快樂生活,搭起溝通的橋樑、促進學術交流推廣越南語檢定,培養中小學越語師資、促進產官學合作,拓展本校人文社會科學院知名度,於2012年成立「越南研究中心」,藉此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與資源。另外因應全球暖化的危機,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二氧化碳減量策略成為國際社會將環境問題量化且訴諸國家性政策目標重大行動,也接櫫了全球環境永續經營時代的來臨,在此前提下,木構造建築本身就是一種永續建築的實踐,為了在臺灣推廣木建築及居住環境永續技術,且配合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之整併,於2013年併入「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以求整合與厚植南臺灣相關產學之研究能量與資源。為促進台灣南部地區的韓國區域學研究之蓬勃發展於2017年成立「韓國研究中心」,由於台灣與韓國之間交流發展與時俱進,台灣各界(含學界、產業界、文化界等)對韓國相關知識的關心大幅增加,韓國研究成為台灣各界熱門議題之一,因此,無論台灣之學界、產業界或文化界,突顯了韓國區域學研究以及台韓交流與的對話之需求,以深入及多元化的視角,理解韓國本地的人文與社會。同時,本院另於2017年底相繼新成立「客家研究中心」、「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 及於2018年新設立「智慧城鄉永續發展中心」。

 

現況與目標

 top

人文社會科學院風景圖2

  本院為南臺灣唯一人文、社會、科學兼具之學院,實有助於南北部教育之均衡發展,本院更以培養「人文涵養、社會關懷、國際宏觀」之專業人才為願景,期能提供本校其他學院、系、所有關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素養之教學與研究需要。為因應此需要本院致力整合本校各教學單位課程資源,作法如下:

1.規劃通識核心課程三科目為本院學生共同必修:哲學基本問題、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科技與社會,共計6學分,藉以培養學生具備人文社會科學之基本內涵。

2.培養學生具備第二專長,提升就業競爭力,本院規劃跨領域學程:「外語導遊人才培育學程」及「外語觀光醫療學程」;更積極與其他學院系所推動整合課程,如「人文商管學程」。目前本院5個學系課程內容皆以本院「培養專業語言能力、多元文化與文化創新、健康樂活化」之目標為基礎,其他各系特色分述如下:

一、西洋語文學系為培養語言與人文素養兼具之人才,除語言課程要求紮實訓練,更開設富人文社會科學內涵之課程,如:西洋文明史、西洋文學概論、當代英美文學、英美兒童文學、英美小說、女性主義、社會語言學等。

二、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則以健康結合運動與休閒延伸至休閒飯店人事、倉儲管理、溫泉復建、健康水療及運動傷害防護等相關層面,並研究這些社會活動蘊含之人文精神及理論,課程包括: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安全教育與急救學、休閒遊憩學、生態環境與保健、運動科學、運動心理學、環境健康學、旅遊保健學、社區健康營造、經濟學等,並安排學生至健康促進公部門、休閒農場、健身中心、醫院及研究單位實習。

三、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的教學除兼顧理論性的整合,著重於課程的務實性,強調「設計」、「動手做」的實務操作,培養工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位設計與影像設計的人才。並於2018年更名為「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後重新出發,調整課程與教學目標,為因應少子化的現況趨勢,將著重大學部之教學,並於內部分模組為創意設計模組與工藝設計模組。

四、東亞語文學系採語文及社會科學兩大學程並重之設計,以語文為基礎,延伸臺灣為主體的東亞國際關係研究結構性知識體系,課程設計包括:日語會話與翻譯、韓語會話與翻譯、第三外語、東亞各國語文、社會科學及實務、語文與社會科學應用分析研究等,並籌劃學生國際交流等。整體而言,本院之規劃結合人文學門與社會學門,期望培養兼具人文精神與社會科學素養之專業人才。

運動競技學系招收棒球、桌球、羽球、游泳等4類運動專長學生共45名,並依入學成績,最高可享有學雜費、住宿費兩項全免優惠,同時協助申請相關獎學金補助,藉此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地拼出下1個臺灣之光。 

六、建築學系主要的著眼點在於,均衡台灣南北地區建築與都市學門的教育資源,以及為南部地區縣市未來的都市發展建設奠定基礎。同時,也將更進一步支持政府新南向政策,打造南部地區在國際上南進的建築及都市建設人才的培訓基地。

本院人文科技研究中心,藉整合本院教師不同領域之專長及研究,以提升本院整體學術研發及教學能量。

本院越南研究中心承辦越南語檢定測驗之服務,也為臺灣朝向國際化發展盡一份心力。

本院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在全球環境永續經營時代的來臨,將繼續在臺灣推廣木建築及居住環境永續技術。

本院韓國研究中心,將持續強化南台灣的韓國研究、建構台灣與韓國學界之間的交流平台、推動台韓國內外之產學合作與交流、為台灣政府單位及公家機關,提供對韓事務之政策建議。

本院另於2017年年底新設立客家研究中心、數位創新與先進構造研究中心及2018年新設立智慧城鄉永續發展中心

 

未來展望

top

人文社會科學院風景圖3

  本院將繼續朝著本土化與全球化、提升服務南部文化與藝術之功能、校內院際之合作機制等三方面目標努力。未來將持續推動本院學系與本校其他學院系所在教學與研究上之整合與交流,發展校內和人文社會相關的整合課程,如「建築與藝術學程」、「外語翻譯學程」等。同時,依設校計畫,近期已經陸續設立「西洋語文學系碩士班」、「東亞語文學系碩士班」。

  此外,為了增加學生國際視野之訓練與學養,本院與國外大學合作交換學生,增加多元學習之機會。(詳見 左方網頁選單/學術交流與研究/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