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圖書館

圖書資訊館/楊淑妙


圖書館常讓人聯想到「閱讀」二字,因為,館內的人每天即是為讀者的閱讀從事各種準備工作,而館外的人則是認為閱讀就是館內人每天的工作!因此,不論從內或從外的角度,不論想法正確與否,閱讀與圖書館就像一體的二面,二者關係密不可分,甚至理所當然到令人不解為何還需專程去上課瞭解,「閱讀」不就是把「書」拿起來「讀」而已?有必要大費周章的去上課?如果真是這麼想,就更該進一步去了解此研習班的內容。

從生理到心理,從兒童到成人,從眼球的活動到閱讀時的心理狀態,從圖畫書的欣賞到羅曼史小說的解析,「閱讀」可以切入的角度及深入探討的層面,可說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可知道,閱讀時的認知活動,牽涉到眼球的活動、大腦對訊息處理的歷程、思考及記憶交互作用的關係等;

可知道,圖畫書又可分為圖畫書、圖畫故事書、有插畫的故事書,而每一類都有其不同的適讀年齡,除了悉心描繪引人注目的繽紛構圖外,還包含運用心理學以教導兒童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甚至能傳達文明社會變遷所帶來的意涵及其影響;

可知道,閱讀指導在圖書館,從1922年提升讀者自律的教育性閱讀起,歷經1927年因經濟蕭條等原因所產生的蓬勃發展,以及1936起因需求降低而步入消退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社會歷史背景及其?落的原因,到現在圖書館界又開始重視相關的服務及研究,其中有許多的轉折及成因;
可知道,為何羅曼史小說雖不外地點總在神秘古老的豪宅,常有發瘋或死去的女性來阻礙主角們的戀情,女主角總是以教師或護士的身份照顧男主角的子女,總是會發生一些意外等元素,但卻總能吸引許多人沉醉於杜撰的情節之中;

可知道,網路閱讀吸引人的因素除了閱讀本身之外,還包括因互動的介面、視覺特效及虛擬實境所帶來的視覺感官刺激,甚至還產生因解決抽象問題能力提升而使智力增加的「弗林效應」。而在面對因莫爾定律所帶來的科技快速發展,所引發的資訊爆炸,網路閱讀究竟應如何應用於資訊素養的提升,使人能有效地將資訊轉化成知識,又現代的成人又應如何面對適應科技絕快的可敬的下一代,網路時代閱讀所帶來及應該面對的重要課題可說是千奇百怪。

一週的課程竟然也僅能略窺「閱讀」的梗概而已,可見其多樣性及可探索的層面之深,尤其本次課程著重在理論面,在實際的應用面多未觸及,「閱讀」有待研究之處仍有許多,在接觸到理論之後,對其與圖書館的關係及應用則是接下來的重要的課題。

除了學習課堂上豐富的知識之外,上課另一件有趣的事是可以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老師,最令人意外的莫過於政府官員vs.羅曼史小說的組合,一開始實在無法想像應如何將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與羅曼史加以聯想,然而隨著課程的推展才知羅曼史等浪漫小說在文學中已然自成一派,甚至是成一家之言,在課堂上為說明各浪漫小說各元素所撥放的「歌劇魅影」電影片段,透過老師的說明,讓人領略到平常看電影時所未能體會的微妙之處,為了能完整欣賞到全劇,課罷筆者即衝到誠品花了八百大洋(感謝學校尾牙所發的五百元圖書禮卷)買了一套,連看三遍,直到劇中音樂像魅影般揮之不去的停留在腦海,羅曼史所引發潛在的衝動因子,實在不容小覷。

另外一大衝擊則是遇到宣稱已不再上圖書館找資料的老師,身為館員面對此一攸關事業生涯未來的問題,常不禁想起許多相關議題:圖書館資料的多樣且豐富的館藏,網路能否完全取代?研究查詢所用的資料庫難道不是圖書館精挑細選、善用經費所訂?Google 的威力強大,但它真能無所不及,無所不得?網路所帶來的便捷誠然是吸引使用者青睞的一大誘因,但其完整性及正確性是否也為網路使用者所注意及重視?無紙化的社會、網路閱讀完全取代紙本閱讀是否被過度放大成全體資訊查詢及閱讀人口的想望?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及盛行是否必然導向為圖書館危機論?如同日本料理與義大利麵風行並不代表傳統小吃的必然滅亡,後現代主義興起不正代表多元化的社會的成形,多種不同類型的人事物以奇妙的和諧狀態共處於同一時空之中,事物會逐漸轉變適應及演化,在這過程中,沒有什麼是絕對,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圖書館的未來如何,無人可妄下斷語,但透過不斷地學習、吸收、適應並適度的改變與發展,誰人又能逕自扼殺圖書館的前途,與其妄自菲薄無寧正視並面對問題的所在,盡力去了解並接受事實,做適當的因應才是正途。

對於在圖書館中施行閱讀指導的理念,一般皆有正面的評價,但是,閱讀指導的施行意謂著在書與讀者之間建構適當的通路與聯繫,除了讀者的需求外,對於書的了解更是不可或缺。然而,在傳統圖書館教育養成下的館員多半缺乏其它的專業學科背景,對於其它學科的資料難以有深入了解的機會及能力,即使以分工來減少範圍,但實質的成效如何或多或少讓人產生疑慮。另外,如何發掘有此需求的潛在讀者,使其了解並接受圖書館能提供相關的服務,亦是一大問題。總體而言,閱讀指導活動在了解書及發現讀者兩方面形成了雙重困難,也使得崇高的理想,產生實際落實困難的疑慮。不過,煮飯並不意謂著需從種米開始做起,轉個彎藉助不同背景專長的老師,圖書館集中力量發揮轉介及搭橋的作用,使不同來源的力量得以結合,想必成效將會比孤軍奮戰更卓著。

以上是筆者此次參加「閱讀與圖書館研習班」課後的一些心得與感想,個人觀點或許見仁見智,然而,如何推廣服務達成讀者習慣養成的目的,才是真正值得館員深思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