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理學院 ( College of Science, NUK ) | |
http://www.science.nuk.edu.tw/ | 應用數學系(碩博士班) |
Tel:886-7-5919591 | 應用化學系(碩士班) |
Fax:886-7-5919594 | 應用物理學系(碩士班) |
本校定位:結合教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重視人文素養與科技創新,培育菁英人才之特色優質大學。 |
生命科學系 |
本校願景:具國際聲望之特色型大學。 | 統計學研究所(碩博士班) |
本院教育目標:理論與實務、專才和通才、科技及人文均衡發展。 | 生物科技研究所 |
本院自我定位:在地與國際兼具、傳統與創新互補、教學與研究並重、知識與實踐合一。 | 綠色光電科技研究中心 |
本校校訓:博學、弘毅、崇德、創新。 | 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
本校學生基本素養:人文素養、公民素養、倫理素養、 科學素養與專業素養。 | |
本院學生基本素養:人文與生活素養、公民與道德素養、倫理與敬業素養 、 科學與專業素養 。 | |
本校學生核心能力:知識力、社會力、品格力、創造力。 | |
本院學生核心能力: 實驗分析能力 、 解決問題能力 、 實現自我能力 、 提昇關懷環境能力 。 |
發展願景
長期以來,理學院為一所大學必備的學院,任何一所國內外一流的大學,莫不擁有
一流的理學院。
理學院乃訓練學生能以科學基本原理來解釋自然界的各種現象,若能再與實驗結果
相結合,將可使學生日後投入於科技產業;或為高科技產業提供相關諮詢與服務時,
有能力解決所面臨的困難。
現今,各大學理學院將不再侷限於純科學理論的探索,也不只是追求人類心智上的
滿足。除了顧及傳統科學基礎理論之教學與研究外,亦趨使大學科學教育能配合現
代科技產業的需求。從大學理學院訓練出來的學生,除了科學理論基礎完備外,亦能適應產業界的實務工作。
基於上述之理念,本校依序於2000年設立「應用數學系」、2001年成立「應用化學系」、2002年設置「應用物理學系」。待3個學系基礎完備後,2003年設置「統計學研究所碩士班」、2006年設置「應用數學系與應用化學系碩士班」及「統計學研究所博士班」,2007年更通過「應用數學系博士班」與「應用物理學系碩士班」之招生,以提昇科學學術研究質量,培育出更高科技的人才。在本校「生命科學院」成立前,「生命科學系」(2001年)與「生物科技研究所」(2002年)亦設置於理學院之中。
除了前述設立之基礎規模外,院系所亦積極於未來幾年內能完成碩博士班、跨領域學位學程及專業研究中心的建置,以符合國際潮流與產業需求。
自我定位:
(一)在地與國際兼具
(二)傳統與創新互補
(三)教學與研究並重
(四)知識與實踐合一
發展特色
一、師資年輕:本院助理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有46位,年輕有衝勁是本院的特色與優勢之一。
二、應用導向:本院系所之設立與師資之延聘特別以「應用」為導向,教師不僅學有專精且易編組整合成跨領域之教學或研究團隊。
三、發展方向:
(一)現代化與整合性
(二)產業化與應用性
(三)創意化與展競性
(四)國際化與交流性
(五)區域化與紮根性
教育目標
「理論與實務、專才和通才、科技及人文均衡發展。」
一、理論與實務:
(一)教學方面:設計各種與產業技術有關的課程,規劃符合世界趨勢新興學程(目前
己規劃出6大專業學程),並加強學生實作經驗與應用能力。
應用化學系 |
綠色奈米科技 |
半導體製程 |
先進材料製備 |
材料分析 |
應用物理學系 |
光電學程 |
|||
統計學研究所 |
精算學程 |
(二)應用方面:學生未來不論是就業或進修,在大學科學教育養成過程中,皆可使其
學習成果具有實際應用的價值,而能成為「理論與應用」兼備的人才。
二、專才和通才:
(一)科學專業:
本院科學專業與科技人才之培育,策略如下:
1、整合系、所、院、校與跨校資源:活用於教學與研究上。
2、促進專業與跨領域設備的整合:以提昇教學研究之質量。
3、運用並整合教學設備與學程:培育出現代優秀的科技青年。
4、配合現代科技發展:將傳統基礎科學之教學與實驗予以創新和改進。
5、電子化課程之製作:強化網路教學與資源共享,提昇師生自我學習成長的能力。
(二)通識養成:
除科學專業教育之訓練外,本院亦重視科技人才生活通識與品格倫理方面的養成。
三、科技及人文:
將「科技能力」與「人文素養」列為本院學生核心能力之重點教育。
教育策略
一、訂定本院學生基本素養:人文與生活、公民與道德、倫理與敬業 、 科學與專業等素養 。具體言之,
(一)勤樸:業精於勤荒於嬉,生活樸實自然。
(二)敬業:守分益人,實現社會公益。
(三)誠正:誠實正直,正人齊家治業安國。
(四)創新:學習傳統,延續傳統,創造傳統。
(傳統科學與創新科技兩者兼備。)
二、訂定本院學生核心能力: 實驗分析能力 、 解決問題能力 、 實現自我能力 、 提昇關懷環境能力 。細言之,
(一)學生應具備基礎科學之理論能力。
(二)學生依系所教學目的和專業導向所發展出來的實力(如:實驗分析、獨立思考、
解決問題、生活應用、
實現自我與提昇環境。)
(三)科技能力與人文素養(如:生活通識、藝術美學、語文溝通、歷史文化、科技世界等。)
三、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分析力:運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和工具,以強化學生分析的能力。
(二)思考力:「我思故我在」-歷史上很多的發明和創見皆來自人類無窮思考的力量。
(三)表達力:藉由良好的表達方式(如:語言和文字),讓科學知識也能成為一種影響力。
(四)閱讀力:廣泛的閱讀能強化學生分析、思考和表達能力。
(五)行動力:落實「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科學知識也能成為個人和社會一種行動的力量。
(六)創造力:創新的基礎在於延續良好的傳統,以推陳出新、別出新裁,具有時代的風格和意義。
(七)生命力:有了以上各種教育的力量,個人和社會就會有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教育願景
理論與實務並重~培養高科技產業之基礎理論與技術人才。
專才與通才兼備~提昇學術研究水準與國際宏觀之視野。
科技與人文相輔~輔導學生具備科學知能與人文氣息。